第二、水或潮氣吸附在玻璃表面,在一定時間內玻璃表面層中的可溶性矽酸鹽被水解和破壞,形成苛性鈉。苛性鈉一方面分離出二氧化矽,二氧化矽再生成矽氧凝膠,在玻璃表面形成保護性薄膜,阻止進一步的侵蝕作用,另一方面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鈉,聚集在玻璃表面,構成表面膜中的可溶性鹽。由于它的強吸濕性,吸收水分而潮解,最後形成堿液小滴。當周圍的溫度、濕度改變時,這些小滴的濃度也隨之變化。如果濃縮的堿液小滴和玻璃長期接觸時,凝膠狀矽氧薄膜可在其中部分地被溶解,而使玻璃表面發生嚴重的局部侵蝕,形成斑點。這是鈉離子從玻璃本體中遷移出去,與空氣反應生成的白色富堿離子群。
了解更多知識繼續閱讀:
下一篇: 如果把超白玻璃應用在幕牆上有哪些優點
上一篇: 三層中空玻璃在門窗中應用是不是效果更好?